香港中文大学刘楚华
養生之道網導讀:先秦哲學從古代鬼神觀念及意志天的崇仰,漸漸轉化發展出一系列自然哲學的概念,為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所接受認同,並各取所需加以提……
先秦哲學從古代鬼神觀念及意志天的崇仰,漸漸轉化發展出一系列自然哲學的概念,為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所接受認同,並各取所需加以提煉,建構成各家的哲理系統。這些概念實際上是先秦哲學不同學派所共用的理論方法,普遍瀰漫於自然現象及社會人事的理論中,它們長期為中國哲學、科學、社會乃至文化藝術的基本範疇,在潛移默化之間,滲透到醫學科學、音樂美學之中。樂醫是我國兩種早熟的文明,幾乎同步形成,其思維亦型構相同,其中共用的概念不止為後世醫家與樂家所繼承,實踐層面上亦不斷應用,長遠影響民族的體格與氣質。下文就道、氣、自然、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等概念考察樂、醫二種理論的親緣關係,及其融合成就別具民族特色的養生理論。
先秦哲理中深刻影響醫理的主要有兩方面。
其一,天人同構(相應、相參)特色的整體思維,主導中醫方法取向。春秋之後「天道遠、人道邇」觀念普及,人們進一步遠離命定論意味的意志天,認取自然規律為主的天道。老莊天人合一,主張順應。荀子主天人有分,但不主張道家式的因任自然,提倡積極地「制天命而用之」。《呂氏春秋·有始》「天地萬物,一人之身,此之謂大同」思想界的進步的自然觀念,促進晚周醫學理論的發展。人體猶大自然中之小宇宙,天地四時運作與人生命變化相應,故當以適應自然秩序及創造合適條件為生存原則。作為研究人體健康的生命科學,醫家認為人乃自然之一環,大自然既為一整體,人體之五臟六腑、經絡血脈等亦是有機運作的整體。其二,氣、陰陽、五行等自然概念範疇,組成醫學原理的基本內容。
氣為古代哲學中表示物質存基本觀念,由最早指氣象之氣,發展與生命聯繫,指人生命的本質。《管子·樞言》:「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莊子·知北游》謂:「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人稟氣而生、氣之異變出現疾病、氣散則死,此氣化原理的生命解釋,到戰國已普遍為人所接納。氣之分陰陽,二者對立互動形成萬象,老莊易傳於此多有說明。陰陽理論至晚周大行,鄒衍以善談變化消息著稱,將陰陽與由「五行相勝」觀念為基礎推出「五德終始」,綜合雜說而成一套解說政治歷史的理論,後為漢儒所吸納,築構成董仲舒的宇宙觀,亦為我國自然科學哲學的主要架構。
就在先秦哲理思想指導和豐富的醫療經驗總結下,《黃帝內經》所建立的醫學理論體系,主要繼承春秋戰國共用自然概念,如《素問》:「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除了系統地解釋人體生理、病理、斷證、治療等問題之外,養生預防方面累積豐富經驗,也系統地整理成理論,首要重視「未病先防」原則,謂「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預防方法主要在加強體質水平,正氣充盛,邪氣不侵,正氣內虛,陰陽不調,則邪氣作用造成病變。內經說養生,注意起居飲食有常、勞逸有節,明顯吸收了道家中清虛無欲的精神修養理論,注重心理健康,認為調攝精神,情志不失,正氣充盛,可避免生理出現病變。《素問·上古天真論》:「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素問》所提出的健康基本準則,在乎生理與心理整體的平衡,謂「內外和調,邪不能害」
又《平人氣象論》(中和)「平人者不病也」。天地之「和」,指萬物和諧共處的狀態,老子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莊子亦謂「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天人同應,醫學中所說身心內外「平」「和」的健康標準,是在生命科學層面上呼應大宇宙的規律,故由老莊至內經,所謂恬淡虛無、調攝精神的主張,都是效天地,法自然的思維方法。
天道規律覆蓋人道領域,自然法則通於治道、醫理與文藝。所以在天人同構的思維指導下,先秦君主之治天下、醫家之治病養生,對情慾分配節導等問題的理解與管理原則也是不約而同的。《呂氏春秋·情慾》
「古人得道者,生以壽長,聲色滋味能久樂之……人之與天地也同,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故古之治身與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左傳》記醫和為晉侯診疾時發表如下理論:
「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左傳》昭公元年。
醫家養生依從「平和」的指標,內守精神使沖淡,外節聲色滋味使情慾不過,先秦以前已積累相當豐富經驗。如《呂氏春秋》:
「耳雖欲聲,目雖欲色……害於生則止……由此觀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此貴生之術也」《貴生》
「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畢數之務在乎去害……故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盡數》
所謂貴生知本,不外依自然規律養和守神,合度地管理情志和慾望,可享天年。
先秦音樂理論的結構機理與醫理相同。周代以禮樂治天下,禮以別異,樂以和同,並為先秦文明之表征。西周盛世,禮樂的措施全面貫徹於整個統治機制。東周禮崩樂壞,諸子對樂的價值有所質疑,墨道為甚。唯儒家積極為禮樂理論作補充整理,至晚周高度成熟。如由荀子樂論、禮記樂記所見,其理論結構與同時代的天人相應同調。於人道層面,樂既通於治道,亦與醫家治身思維原則一致,並已出現完備的音樂養生功能理論。《荀子·樂論》:「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樂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而人之道,聲音動靜性術之變儘是矣。」
自此荀子為儒家以詩樂觀風俗、成教化的文藝功能論定下基調,並支配了整個中國文藝正統的方向。音樂,作為情志的產物,是慾望需求的一種,故人不能無樂。音樂與快樂同訓,在解義上已說明音樂為人帶來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愉悅作用,是正面的。這種音樂的取態固然利於推動音樂社會的功能,對於肯定音樂養生治療的意義更為積極。
《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百度得數而有常,大小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治國者根據人的天性推廣音樂,既滿足百姓感情需要,又完成對人民的教化,引導風俗向正常發展,此倫理上的功能。「和」,作為音樂重要的審美特質,它與天地一樣和協,又能調暢人的情志,使「血氣和平」,正合醫家調攝精神、使「內外和諧,邪不能害」養生的原理,此醫學上功能。《史記·樂書》更加附合五行理論,謂五音之作動調協,使五臟和正:「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聖,商動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征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
總之,「樂和」的觀念與天地人倫的理論是一體同構的。
大抵漢以前的樂論,都繼承先秦儒家的觀點,重視音樂的教育和管理,以發揮它政治、教化、娛樂等社會方面的功能,至於個人健康方面則滲浸儒道、綜合雜說,就修身養和原則發揮它養生功能。魏晉以後,情況有較大幅度的發展,先是社會巨變,文人面臨沉重政治壓力,保存性命、追求個性的意識特強;儒經不再主導思潮,莊老易學登場,道家尊重個體價值的自然觀,促使六朝走向文藝自覺,加上醫學的長足發達,養生延年的意識已高漲到歷史的新水平。這時音樂和醫學,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進一步有所融合,文士有意識地將音樂與養生聯繫,並且融注到生活之中,成為他們個性生命中重要部份。其中古琴尤為文士所鍾愛,魏晉嵇康父子、阮籍、阮瑀、阮咸父子均善鼓琴。魏晉以後,古琴除了保留儒家特色的修德教化功能論之外,渲導鬱結、愉悅情志、自我調適的心理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值得我們注意是這些士人的認識,並不停留在傳統醫學文化理論層面,而是在生命上有真實體會,古琴養生因而在實踐層面得到大量開發。
古琴「中正和平」、「清微淡遠」的審美趣味,特得文人喜愛,傳承三千年未曾間斷,歷代文士、琴人留下的詩文紀實,紀錄了珍貴的音樂治療經驗。《呂氏春秋·適音》:「……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昔陶唐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
以上可能是最古老的音樂治療紀錄。魏晉以後文人留下的紀錄遠較此為詳盡,都為真實例案。孫登以琴遁隱,阮籍借琴酒以忘世,嵇康臨刑,顧日影奏廣陵散,連不精於音樂的陶淵明,亦經常在詩作之中提及琴,謂「樂琴書以消憂」、「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可見魏晉以後,琴除了音樂藝術上本身的價值外,醫療價值得大開發。消極地說,它是失意士人安慰精神、治療創痛,發揮了它的精神治療功能。積極方面,養生效能亦大受推廣。
嵇康《答難養生論》:「竇公無所服御而致百八十,豈非鼓琴和其心哉?此亦養神之一征也。」
又嵇康《養生論》集中發揮老莊清虛無為養生觀,琴音有寧神靜心作用:「清虛靜泰,少私寡慾……綏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
內無情慾之惑,外有聲音之助,不論從理念或從經驗上說,琴音淡泊之有益於養生,乃是儒道與醫家的共同認識。文士之外,又有服食導引之士、唐宋之後的僧家,陸逐加入琴人行列,古琴又被引用到與仙家吐納、佛家默坐靜修之中,古琴成為各家共許的修身手段,養生的功能受到普遍肯定。
以下是唐宋兩則治療例案。
白居易好音律,作了大量詠琴詩,晚年得風疾,惟愛聽琴音。
「本性好絲桐,塵機聞已空;一聲來耳里,萬事離心中。清暢堪消疾,恬和好養蒙;尤宜聽三樂,安慰白頭翁。」《好聽琴》
「一彈一唱再三嘆,曲淡節稀聲不多;融融泄泄召元氣,聽之不覺心平和。」《五弦彈》
宋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其中之一是琴。在《送楊置序》談到他年青時不得意,幽憂不平,患上情緒病,後來學彈琴,用音樂撫平心緒: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愉然不知疾之在其體也。夫疾生乎憂者也,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則疾之忘也,宜哉。夫琴之為技小矣,及其至也…聽之以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寫其憂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焉。…予友楊君…以多疾之體有不平之心,居異宜之俗,其能鬱郁以久乎,然欲其心以養其疾,於琴亦將有得焉,故多作琴說以贈其行,……」(一作送楊二赴劍序)《歐陽文忠集》
愛好古琴的人,病中聽琴,固有輔助治療的作用。然醫家注意治於未病,所以古琴攝生練神養氣的防病養生作用,比較治病功能更為基本。長期以來,古琴著述中常指出古琴能養生的事實,間中出現少數仙家慣見的神化想像,一般來說,並沒有過度誇大,而是更多從整體角度討論問題。舉例說,古琴固然有助益治療之功而不是萬應靈方,任何人對於藝術接受的程度和利用它調心養生的功效,不是單一的現象,而是要諸方麵條件,包括社會心理、文化環境、教育素質與個人音樂修養等相互配合。其實《樂記》早已相當全面觸及這些問題:「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此義近於莊子所謂「聾者無以語乎鐘鼓之聲」,而論述較周圓。所有藝術必要經過薰陶,對於全無音樂興趣的人,古琴不可能是即時的特效藥,除非官能有缺陷,音樂的感受可以培養,浸淫日久,自有調節身心的功效。
古代自然結構理論的生命力極強,延展數千年不敗。古琴與醫家二種門類,不但結構內在相互關連,且具有極久遠的繼承性。我們看七十年前胡滋甫發表的《琴心說》一文謂:「聞宮音則意凝,意凝則脾靜,脾靜無思。聞商則魄靜,魄靜則肺寧,肺寧無言。聞角音則魂藏,魂藏肝平,肝平無逐。聞徵音則神清,神清則心安,心安無觀。聞羽音則精涵,精涵則腎澄,腎澄無憂。」
黃濂的《舍不舍齋琴說》則謂:「竇公……邱公明……皆琴人長壽之證也。其理之深奧如史記所言,不足以知之矣,其顯而易見者,即琴能消憂,次則彈琴必調氣,氣調則呼吸均平而導引之始也。」
其他近代琴學載錄,或述鼓琴操弄時兩手按泛指法與血脈經絡流通原理,彈奏時節拍緩急與呼吸調節與養生的關係等。總之,古琴養生理論中,五行、五音、五臟的結構排列、相生相剋的循環原理,思維方法完全參照古人理論,引伸、聯繫、重覆變調常有之,全面拆卸舊有、重新築構理論則無,傳統琴論更多正視事實,着眼於總結彈琴的具體經驗,或就琴人「平和」「閒逸」的生命情態作整體的觀察。
如清代《五知齋琴譜》:「琴之為器……其聲正,其氣和,其形小,其義大,如得其旨趣,則能感物。志躁者,感之以靜,志靜者,感之以和。和平其心,憂樂不能入,任之以天真,明其真,而返照動寂,則生死不能累」
琴書中類此典型的綜合陳述屢見,大致強調心志對身體的主導作用,養心守神可保元氣以調控身體、維持平衡,重視身心整體的有機變化,少就局部問題作技術性的驗證,甚至對經驗現象的表述方式,長期以來似無重大進展。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QN3NdE.html
LuckyClub: Live Casino Site | Lucky Club Live
ReplyDeleteLuckyClub has a great luckyclub.live selection of Live Casino games that are sure to satisfy all your favorite players. Enjoy our Live Casino games and make your bets whil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