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訊】現時金行的數目成行成市,情況有如便利店般「梗有一間喺左近」,其中又以大型連鎖店最「進取」,要在這個環境下經營金行絕非易事。在1892年清末光緒年間於彌敦道開業的和盛金行,全靠老店獨有的溫情親切,至今依然屹立不倒。文:鄧愷欣 圖:林振東
今年82歲的張泉海是金行第二代傳人,現時兩名兒子、弟弟、外甥都在店內工作,還有兩名老臣子康叔與郭先生,是正宗家庭式經營的傳統小店。老店裝潢樸實,不像現時的連鎖珠寶店般金碧輝煌,但售賣的金器珠寶,款式多樣化,絕不欺場。張泉海坦言,「人哋有嘅我哋會有,人哋冇嘅我哋都會有,款式絕對唔會俾人少。」
他舉例,傳統款式的「牛皮錈」已難以在一般金行找到,「以前俾細路仔戴,而家好多後生女都會買嚟當飾物。」而聲稱具有保健作用的「海底藤」,則是由馬來西亞的海底樹製造,「至少成條彌敦道都冇得買!」
「濕碎」功夫不嫌做入行四十多年的康叔表示,老店賣的是溫情、服務與經驗,「大行唔做濕碎嘢,我哋都做。」諸如替客人翻新、翻鑲及改圈等,他們通通都會做,而且對各類貨品也有所認識,「大行啲sales(售貨員)對珠寶認識好膚淺,我哋由件產品點做、點設計、用咩材料都會知,亦會計到合理價錢俾客人。」
張泉海補充,所謂合理價錢,全因老店屬自置物業,故沒有租金壓力,成本支出控制較好,手工費自然較便宜,「我哋一對龍鳳鈪嘅手工費大約400蚊,大行一隻都至少收400蚊,戒指一隻廿幾蚊手工,出面要60蚊!」
漁民買金幣串褲頭他稱,以往客人多是愛儲金器的漁民,「佢哋會買中間有個圈嘅金幣,串喺褲頭,真係腰纏萬貫!萬一出海遇到咩問題,例如遇到海盜時就要用金嚟救命。」而多年來因秉承貨真價實與價廉物美,故贏得不少老顧客支持,「舊客會帶埋佢哋啲仔女子孫幫襯,真係因為口碑同信心。」近年亦多了一些同樣愛買金器的尼泊爾人,以及購買力強勁的內地客人,「呢家有一半生意都係內地人,佢哋嘅購買力真係比其他客人強好多!」
|
「S - 最後の警官」(S - 終極警官)的漫畫中文斷尾版、TBS日曜劇場影集的電影版大結局,以及高見優的主題曲與配樂
-
文 / 謝啟彬
台灣東立版的「S-終極警官」漫畫出到第十集就沒有了,查遍網路都沒有完結篇,出版社好像就直接斷尾不再翻譯出版,查了一下港版翻譯成「S-最後警官」,共十三集,日版小學館是二十集,表示港版缺七集,因為我看網路上的圖片最後一本沒有寫End,我有對了一下日文版與兩種中文版的封面
TBS的日曜劇場影集...
1 day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