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
上世紀八十年代,來自英國利物浦的電子樂隊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簡稱OMD,雖則以Orchestra自稱,實在只有四位成員,以低音結他手兼主音Andy McCluskey及鍵琴手兼主音Paul Humphreys為首,再加上鼓手及鍵琴手,早期OMD作品甚重post-punk風格,且經常引入一些實驗元素,跟當代其他英倫syn-pop電子組合不一樣。OMD於1986年推出The Pacific Age後便告解散,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變成Andy McCluskey一人繼續以OMD之名出過三張專輯。
直至2007年Andy McCluskey公布有關OMD重組消息,並以最原裝的四人陣容再度合作,他們開始為巡迴演出忙個不停,去年6月20日,OMD更以這個電幻古典演唱會來慶祝出道三十周年,並邀請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Orchestra同台演出,在他們的家鄉Liverpool Philharmonic Hall內演出,這可說是OMD名副其實跟Orchestra碰上的第一次,共玩了十四首新舊選曲,全程交由管弦大樂團來重新解構編曲,Andy McCluskey負責主唱及低音結他,Paul Humphreys亦繼續邊彈電子琴邊唱。個人而言,由於OMD刻意沒有將自家的電子編曲跟樂團互動,感覺上總是有點若有所失。沒錯,當聽到Joan Of Arc、Souvenir及Maid Of Orleans這幾首本身極之莊嚴神聖的瑰麗經典,配套宏亮壯闊的管弦樂編曲,確有度身訂造的懾人氣魄。反觀深入民心的電子名作如Enola Gay、Electricity及Messages等,換上硬生生的古典新變奏,加入不太合襯的銅管樂吹奏,根本就衣不稱身,愈聽愈有不對勁之感。這令我想起之前譚校長的《愛的根源》專輯全新灌錄版本,玩中樂古典新編曲,同樣不倫不類,尷尬非常。值得一提,演唱會第二部分名為The Energy Suite,從英國著名設計名師Peter Saville的裝置設計出發,五首全新音樂作品Gas、Water、Air、Nuclear及Coal,代表英國及威爾斯五個不同能源發電廠之意,以音樂宣揚環保訊息,期待中除了OMD即將推出的全新專輯History Of Modern外,還有10月16日出席上海世博的演唱會。
亞里安|音樂錄像
「S - 最後の警官」(S - 終極警官)的漫畫中文斷尾版、TBS日曜劇場影集的電影版大結局,以及高見優的主題曲與配樂
-
文 / 謝啟彬
台灣東立版的「S-終極警官」漫畫出到第十集就沒有了,查遍網路都沒有完結篇,出版社好像就直接斷尾不再翻譯出版,查了一下港版翻譯成「S-最後警官」,共十三集,日版小學館是二十集,表示港版缺七集,因為我看網路上的圖片最後一本沒有寫End,我有對了一下日文版與兩種中文版的封面
TBS的日曜劇場影集...
1 day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