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0 July 2013

大开耳界


    袁智聪专栏
    过去一星期,我从美国网上媒体《BuzzFeed》的音乐专页BuzzFeed M usic先后看到两篇有趣的专题,那分别是“独立摇滚乐迷讨厌的事”和“黑胶唱片收藏家喜欢的36件事”,两篇都是出自音乐编辑M atthewPerpetua之手笔。我是独立音乐爱好者、也是个黑胶唱片收藏家,所以阅读着这两个有关乐迷之恨与爱的趣味性专题,都不禁叫我看得会心微笑。
    无论是独立摇滚乐迷抑或(当今的)黑胶唱片收藏家,都是那种不甘随波逐流、与主流背道而驰的音乐爱好者,他们有着某程度上的偏执态度,但又有着某程度上的单纯。比起属于大多数的主流群众乐迷,这伙音乐粉丝无疑予人吹毛求疵的“麻麻烦烦”印象。
    远在超过25年前,当年仍是青少年时代的我,那发觉走进一般唱片店并无法满足我的需要、对当时在香港大热的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并不感冒、与同龄的同学谈不到音乐经,其实我已悄悄地加入了“麻麻烦烦”的乐迷之列。
    那些年,“独立音乐”之称尚未在香港华文媒体得以普及,当时大家都会对主流以外而又有着多少另类元素的声音称之为“地下音乐”(也是何解最早期的Be-yond总是被唤作地下乐队)。然后,“另类音乐”、“独立音乐”才开始被广泛地通用。
    那时我们听“另类音乐”、“独立音乐”,是可以涉及很多不同层次的音乐流派,从偏锋实验的工业噪音,到简朴复古的独立吉他流行乐,抑或另类电音舞曲、甚么不食人间烟火避世唯美派音乐,也可以概括在内。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所说的独立音乐已单一化地泛指独立摇滚乐。如今的独立摇滚乐迷,也包含了我们所谓的文青口味与态度。
    在“独立摇滚乐迷讨厌的事”里,M atthew便列出了“前Sleater Kinney(美国暴乱女孩系独立摇滚名团)成员C arrieB row nstein在她领衔主演的美剧《Portlandia》和信用卡广告带来之名气乃远超乎她作为SleaterKinney成员”、“人们把那些完全不Indie的乐队视为独立乐队”(附图包括有近年很火的M um ford &Sons)、“随着一队乐队的名气之飙升,你由从前在细小场地近距离看他们演出而变成现在要站大场馆老远的后排”、“你所欣赏的新乐队在独立音乐网上媒体Pitchfork拿了个”最佳新音乐”后人人都装作喜欢他们”、“在星巴克听到你喜欢的乐队”、“乐队出现在那些差劲的”伪Indie”电影之原声专辑当中”(附图包括有《(500)DaysofSum m er》、《Juno》)、“当所有人都已把音乐数字化,而再没人会像从前般对你的黑胶唱片收藏为之赞叹”、“主流唱片公司”等诸如此类事项。那不是什么惊为天人的论点,反之是相当之老生常谈,但却相信命中了某些独立摇滚乐迷的心声。
    对比起“独立摇滚乐迷讨厌的事”之怨气,对我这个老乐迷来说,还是喜欢“黑胶唱片收藏家喜欢的36件事”之浪漫。
    我相信,M atthew是从摇滚乐迷的角度来描写黑胶唱片收藏家的情怀,而非古典音乐乐迷抑或可怕地追求完美音色的高档音响玩家。不然,他不会列出喜欢“黑胶唱片上的摩擦噪音”(我们俗称“炒豆声”)这点———附图是英伦音乐教父John Peel表示:人们试图声言CD比黑胶为佳,因为他们没有摩擦噪音。但我说:“听着,人生就是有摩擦噪音的。”
    喜欢黑胶唱片的美好之处,落唱针时那一下美妙的声响、支持独立唱片店、颜色胶唱片、图案唱片、白板单曲、极罕有的测试版唱片、45转细碟、在1美元及50美分一张的箱子寻宝、承继家人的旧唱片、去唱片市集等美事,固然不在话下。而我最爱的不是第35项说能够拥有巨大的黑胶唱片墙,而是第36项借用《花生漫画》里一幅查理·布朗的图画表示:“我真的对我的唱片收藏感到自豪。”